捅破行业秘密带来的财富
这里是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海域,这艘船正在捕捞一种非常特殊的鱼,这种鱼只能在黑暗中捕捞。
福建省蕉城区城南镇古溪村养殖户谢国新:就是晚上收,白天一点都不能收,我们现在这个光线,对它来说是不是太亮了,太亮了一点,这个灯也不能开,开始了才能打开。
记者:那我身后这个灯呢?
福建省蕉城区城南镇古溪村养殖户谢国新:绝对不能开。
记者:那你们看得见吗?
福建省蕉城区城南镇古溪村养殖户谢国新:会看得见,我们用手电筒。
尤信铃:如果是遇到强光的话,就会破坏它的色素,如果像白天的话,紫外线照一下也会破坏它的色素。
这种特殊的鱼就是大黄鱼,大黄鱼在捕捞时碰到强光或紫外线照射,黄鱼身上的黄色素就会褪变,变成了白色,一旦变白价格就一落千丈。 记者:如果是变成白色,跟黄鱼价格要差多少钱?
尤信铃:那差多了,几乎还卖不到一半的价格。
每到中秋节和春节的期间,就是销售和捕捞大黄鱼的旺季,这片海域就会变得异常热闹。
记者:今天晚上打算捞多少鱼?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养殖户黄建伟:我们一般就起捞十几吨的样子。
福建省蕉城区城南镇古溪村养殖户谢国新:现在几乎销售到全国各地。
记者:前两年呢?
福建省蕉城区城南镇古溪村养殖户谢国新:前两年销量没有这么大。
这一艘船能装15吨的大黄鱼,价值45万元。这片海域一年能捕捞6万吨的大黄鱼,其中15%的大黄鱼都被这个名叫尤信铃的人收购走。
这些大黄鱼经过加工后,将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内和国外的市场。
如今这个产业已经非常红火,然而谁会想到,这个产业在三年前还忧患重重。当时行业内有一个潜规则,这个潜规则让消费者怨声载道,也让整个行业面临巨大的信任危机。尽管是这样,但因为这个潜规则能给众多商家创造利润,所以一直以来没有人敢站出来或愿意站出来捅破这个秘密。
直到2009年,尤信铃第一个勇敢地站出来打破了这个潜规则。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养殖户黄福本:他有一定魄力,来挑战这个行业的潜规则。
福建省宁德市大黄鱼协会秘书长韩承义:作为一家你要带头挑战这种潜规则,我们应该感受到工作的压力也很大,挑战比较艰巨。
因为打破了行业的潜规则,尤信铃一度遭人恐吓,要将他逐出市场。同样因为挑战了行业潜规则,他生产的新产品迅速抢占了国内市场份额,销售额从2009年不足五百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一亿元。
尤信铃:几乎每年还不止一倍地增长,迅速地翻倍,很迅速。
尤信铃到底打破了一个什么样的行业潜规则呢?他又是如何上演财富传奇的呢?
尤信铃出身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二都村一个非常贫苦的家庭,父亲靠拉板车养活一家七口人。尤信铃小学毕业后就开始打工,捕过鱼,当过烤虾场的工人。1998年,他和哥哥借了4万元培育牡蛎苗,但因为没有掌握技术,赔得一塌糊涂。1999年,尤信铃发现了一个商机,他决定要大胆地冒险一试。
当时,大黄鱼养殖技术刚刚攻克,大黄鱼的卖价一年比一年高,最高时卖到一百多元一斤。不少养殖户跟风养殖大黄鱼,大黄鱼的育苗场也逐渐增多,但他们大多培育的是春苗,秋苗没有人培育。
尤信铃:春苗一条苗卖到几角钱一元钱,秋苗卖两三角钱没人育,认为育这个苗就是亏本。
秋苗卖价低,同时,相比较春苗,秋苗的长势较慢。
尤信铃:春季的苗,我差不多养15个月就能收了,秋季的苗可能要养到18个月,到24个月才能收。 尤信铃发现的商机恰恰是大家都不看好的秋苗。秋苗虽然卖价低,长势慢,但尤信铃却从中发现别人看不见的优点。
尤信铃:育秋苗的话,我们本钱省,因为不用烧煤炭,不用加温,卵拿回来就可以马上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