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练江遭工业污染成黑江 治理失败留惨痛教训
2024-09-22 03:06本站原创浏览:2299次
汕头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还表示,练江流域的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是造成污染积重难返的原因之一。潮阳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2009年才开始运行,现在每天处理的污水达5万吨。流经潮阳区市区的护城河,直通练江,在未改造前,沿河排污口多达300多个,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河里。住在护城河附近居民魏建国告诉记者:“以前大家还种地的时候,粪便有机肥很抢手,周边农村地区的人来收集。后来,越来越少人种地,粪便、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到河里,河道不臭才怪。” 此外,练江没有洁净的生态补充水,自净能力被严重破坏。汕头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练江现在还没有一个洁净的生态补充水源,流进去的多是废水,练江变成一个死水库,一个污水的储集地。“在社会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对水的需求量还没有那么大,练江两岸的支流、山间自然流水都还有水排到江里。改革开放后,随着发展建设的推进,用水量增多,流到练江的洁净生态补充水基本上都被截留了。” 事实上,练江的源头已经缺水。曾是练江主要水源之一的白坑湖,湖面曾有4000多亩,到建国初期围湖造地时,湖面仍有2000多亩,而在上世纪70年代,白坑湖几近消失变为农田。而在普宁境内,流域内上三坑、下三坑和汤坑等中型水库,因供应普宁市区和东部地区群众用水,流域内水源最终汇入练江干流的水量非常有限。 罪魁 祸首 “工业污染才是最主要的因素。”在彭少麟看来,上世纪80年代,练江流域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没有超越练江的自净负荷,但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工业发展失控,才形成对练江的致命性污染。 记者在练江入海口附近的一角看到,有一个粗大的排水管伸向江心,乌黑的污水冒着热气源源不断地从里面排出来,周围漾起白色泡沫,十米开外形成鲜明的界限一边是漆黑的污水,一边是黏绿的江水。一位林姓村民告诉记者,这是附近一家冷冻厂在清洗打捞上来的海鲜,“这些水还算好的,不像上游染布、电镀的污水,至少"没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