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上榜网
PC版

走进温州蒲岐“鲨鱼村”:“血色经济”受质疑

2024-11-03 03:09本站原创浏览:87次

鲨鱼,体型硕大、相貌凶猛,老辈的蒲岐人一直将它尊为“海龙王的将”,谁也不敢碰它。

“听我爷爷说,大概在民国的时候,渔民实在穷,没有东西吃,才第一次尝了一条误捕的大鲨鱼。那是全村人的一件大事。剖鲨鱼前,还要点香焚烛,请道士驱邪。仪式毕,方才动刀分鱼,每家一份。那时,村里没有电,老人们就用鲨鱼的鱼肝油点灯。老人们说,鱼肝油灯闻起来有一股味道。”

洪阿财43岁那年,政府为了保护东海渔业资源,鼓励渔民从捕捞转产养殖,他才离船上岸。

“我们不捕杀鲨鱼,我们只加工鲨鱼。”如今已是海美鲜集团公司董事长的洪阿财强调说。

鲨鱼加工业始于鲨鱼皮

蒲岐“拥有7.5公里长的海岸线,现有海涂1.5万亩,海鲜产品数不胜数,全国90%的鲨鱼都在这里加工。”2005年版的蒲岐地方志《古镇蒲岐》在序言里这么写道。

“看到那张渔民提着两只鲨鱼头的照片,别人以为蒲岐是宰杀鲨鱼的地方,其实那些鲨鱼头是从台湾运来的。过去,渔民捕到鲨鱼,把鱼鳍割下做鱼翅,鲨鱼头是不要的。前些年,他们听说蒲岐人会加工,就把鲨鱼头卖到这里。蒲岐人会把鲨鱼头里的软骨做成‘软骨粉胶囊’。”温州海德力鲨鱼制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王海丰说。

他没有将记者拒之门外,而是破例接受了现场采访的要求。记者随他走进车间,感受最强烈的是浓烈的胺味。地上摆放着数十条一米来长的小青鲨,七八位师傅正在作业台上用一种特制的鲞刀剖鱼。仔细看,发现所有的小青鲨已经被割去了鱼鳍。

“现在正是禁渔期,没有渔船到港。这些小青鲨还是上半年从福建运来的库存。鱼鳍已经被割走做鱼翅了,他们不舍得把最赚钱的生意给我们做。但鲨鱼的鱼皮、鱼肉、鱼骨、鱼肝,在我们这里都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