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上过井冈山的人,对于井冈山的想象,可能只是共同的“红色记忆”。金秋时节,我们一行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看到的不仅是红色的繁荣,更有绿色的希冀、绿色的崛起。
出了井冈山机场,乘车飞驰在高速路上,“红色摇篮”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满眼的绿。一下高速路,最先映入眼帘的巨型红旗雕塑——“天下第一山”,昭示着井冈山这一红色地标的历史意义。街道旁醒目的宣传牌匾——“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也折射出英雄业绩与壮丽山河的交相辉映。
进得山里,游览车上传来“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的歌声,路边的农家乐飘来红米饭南瓜汤的香气,红火的景象和豪迈的气息时刻围绕着我们。
当年在井冈山,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中国革命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今天的井冈人,踏着先辈的足迹,迈出继往开来的新步伐。党的十六大以来,他们将历史和自然的赐予有机结合,走出了红绿辉映、民生改善、文化提升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只碗,一根线,井冈人又打出一片天
革命胜利靠井冈山精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打天下”的豪迈,就是闯新路的勇气。
在与井冈山市的干部群众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们所思考的绝不仅仅是发展旅游。
的确,红色旅游已成为井冈山的支柱产业。五百里井冈,一百多处革命旧址遗迹,是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仅2011年,井冈山就接待游客6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亿元。但是,光靠单一的旅游业支撑,经济发展无法实现跨越。几年前,井冈山市委市政府就形成共识:必须大力扶持工业及相关第三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化产业发展。
吉安市委常委、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书记、井冈山市委书记龙波舟形象地说,现在井冈山人做的是“一只碗、一根线”的生意。一只碗,是井冈山依托当地瓷土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日用陶瓷产业;而一根线,则是井冈山引进的塑料光纤这一战略性高新产业。
“人们只知道景德镇的陶瓷好,不知道咱井冈山的罗汉汤碗已占据了全国日用瓷市场40%的份额。”当我们驱车来到映山红瓷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企管办主任王建辉介绍说,近年来井冈山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从2003年开始,逐步淘汰了污染大的煤窑焙烧,采用更加符合减排要求的天然气作为供能方式,年产值由2002年的不足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6亿元。
陶瓷的品牌打响了,但井冈山的领导班子仍不满足,他们努力寻找能带动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新技术、生态环保项目,适时提出“旅游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江西大圣塑料光纤有限公司2007年落户井冈山,便是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招商引资的成果。
云海、翠竹、飞瀑、日出。采访路上,随处都能看到低碳经济结出的果实。陪同我们的同志指着右前方群山环抱中的楼群说,那里,就是塑料光纤产业园。
产业园中的大圣塑料光纤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的一家产业化生产通信用塑料光纤的企业,全世界也只有四家这样的企业。通信用塑料光纤是公认的替代目前铜五类线的最佳信息传输导线,当多数人还对它停留在认知阶段时,井冈山的通信用塑料光纤产业就已落地生根了。2010年开始,井冈山全力支持大圣塑料光纤申报国家应用标准及国家科技扶持计划,并建成8条生产线。井冈山人依托光纤产业打造新型工业城市,并借此悄然掀起了一场宽带革命,在信息时代又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山水,田园,人居,和谐共存民生改善
红色旅游的开发、绿色山林的保护、低碳工业的发展,带给井冈山的不仅是各项经济指标的攀升,更是社会民生的改善。据了解,2011年井冈山市生产总值达38.09亿元,比2002年翻了两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1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77元,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185%、160%。
濛濛细雨中,我们来到闪耀着“八角楼的灯光”的茅坪。当年,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的时候,茅坪还是个赤贫小村。如今,这里房舍整齐,街景繁华,“昔日革命安家地,今朝生态优美乡”的标牌,在细雨的冲刷下更加醒目。
受红色旅游的带动,村民们在街道两旁办起了农家乐,楼下吃饭、楼上住宿,游客既感受了当地风土民情,又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茅坪乡党委书记谢建文告诉我们,2009年,由乡里统一组织,对开展农家乐的农户房屋进行了改造,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而且使农家乐更加规范化。仅旅游住宿收入一项,茅坪村每户就年增收2万元。当年群众送给毛委员、又被毛委员转送给红军伤员的娃娃鱼,如今也成为村民养殖致富的宝贝。
下一篇
杨亚萍:甘愿做一只“白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