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松:“那我这样 看你大哥来了,比如你来买包子,大哥你好,今天吃什么包子,今天这副眼镜戴得特别好,适合你,很有气质,做生意不是说,把前面这个客人,全部卖完了你这个店这个生意感觉就好,不是这样的,一定要长期店前面,有几个人在那里等就是等我们这个产品,人气,什么叫人气,就是人能把人带过来。”老乡们跟着陈庆松来到绍兴做汤包赚钱,按道理他们和陈庆松之间的关系应该非常融洽,然而2007年致富经第一次采访陈庆松的时候,他却正与这些老乡陷入矛盾之中。这种矛盾就在于陈庆松要老乡们统一更换招牌。
当时为此陈庆松的妹妹还与妹夫闹起了家庭矛盾。
记者:“你跟你老公吵过吗?”
陈庆松的妹妹 陈庆红:“吵过,最严重的还打过呢就是为这种事。”
记者:“怎么打?”
陈庆松的妹妹 陈庆红:“就是打耳光。”
陈庆松:“他们说影响生意是次要的,他们就是打心里,就怕我们收他们钱吗。”
一直以来,陈庆松对于老乡的店都是属于帮忙,突然要对他们进行管理,并且让自己陷入僵局,全是因为当时他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陈庆松:“他这个店弄好了以后,弄标准以后,弄得干净了 漂亮,弄的一个标准化了以后相对来讲,对外面这种,这种客户比如说有人想来学习的这种人,对他们应该就有一个,好的一个例子。”
陈庆松就是想发展汤包的加盟店,他的这个想法和一个土生土长的绍兴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周波。
周波:“那个时候店很杂很乱,什么天津汤包,中国汤包王,很多牌子,我也搞不清楚到底哪家店比较正宗,比较好后来我一边买早餐,一边在打听,他说这种店呢,都是一个人带出来的,就是一个安徽人带出来的。”
经过近一年的交往,陈庆松和周波两个人各出资50%成立了公司,陈庆松担任总经理,周波出任营销总监。在周波的建议下,陈庆松决定发展加盟连锁,他还用有绍兴地方特点的名字重新注册了商标.
绍兴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很多的外来创业者提出了“新绍兴人”的要求。
浙江省绍兴市政府副秘书长 寿炳尧:“全国各地在绍兴的人也很多,很多人就是没有像陈总一样,找到绍兴的,它的优势,绍兴的特色,跟我自己,在那边有技术,或者有这个创业的其他方面的资源的话,怎么样去结合。双方找到一个共同点,结合点,这样有利于,本身有利于绍兴的发展,也有利于这些创业者的进一步提升自己,进一步做大规模。”
按照加盟的规划,首先就要改变老乡们各自为战的局面,统一换上公司注册的招牌,接受陈庆松的管理。陈庆松没有想到,这会在老乡中引起一场风波。
《致富经》栏目主编 陈翔:“那么说很多创业者在创业起步阶段,也会碰到像你这样的亲戚,朋友,家族式的东西,你会给他们一个什么建议?”
陈庆松:“我感觉呢,以后再有人创业,走这条路的时候,一定要给它规章制度,从打一开始就把它制订好了,一定要超前,就是打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把这个规章制度,这个条条框框,把它写的很明晰。”
2008年,当我们再次来到绍兴的时候,陈庆松120多个老乡们已经有80多人跟着换了牌子,成了陈庆松的加盟店。
从对抗到接受,从分散到统一,陈庆松是怎样走过来的呢?
从2007年开始,在陈庆松的劝说下,一部分老乡开始使用陈庆松免费提供的统一招牌,但是有的人对于陈庆松提出的统一装修店面,提高卫生档次的要求一直拖延着。陈庆松也曾对一些人进行管理,但是他遇到了更大的压力。
陈庆松:“老家里这些长辈就打电话过来了,他说你陈庆松现在赚了钱,就不得了了,家里一个堂弟,在你那里混点饭吃,你还这样那样的,那样这样地整他。”
无奈之下陈庆松做出了一个决定,自己出钱给一些迟迟不行动的亲戚老乡装修门店面。陈庆松:“5000元,亏不亏呀 肯定亏的罗,一般这种事情我不跟她讲的,就是我偷偷地把这个钱,给人家付了,反正不让她知道,知道了她肯定要吵架的。”
就是现在,陈庆松对于老乡们仍然有种无奈。
陈庆松:“他要,你说来了,你说我不找他要钱的他这样你说我找他要钱,不好意思要钱的对不对。”
记者:“他怎么知道你这儿有?”
陈庆松:“看到了。”
下一篇
致富经:养牛专为卖牛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