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母亲:咱也不是很有钱,但是我对他,我认为这样有出息的孩子,应该支持他,我也有很困难的时候。
等张晓光回到无锡见到老婆孩子已是除夕。团圆饭桌上,两手空空的张晓光发现气氛有点不对劲。
张晓光:团聚的时候,小舅子、小舅子媳妇大家一致开玩笑地围攻我,你回来也不拿钱,我们每年一个人都赚几十万块钱了,他们每人多的时候,一个人都赚到一百万元钱。
面对兄弟姐妹们一张张成功的笑脸,张晓光心里一阵酸楚。然而妻子的弟弟接下来话头一转,开出了年薪30万的价码要他留在无锡,帮着打理生意。面对这个诱人的要求,张晓光却一口回绝了。
张晓光:好戏在后头,我还是很自信,一直很自信,而且我还逐渐地说服他。
小舅:我们很早就经商,也确实需要人,需要自己家人来做,一起干一起分红这不挺好么,但是他一直是也不回来。 张晓光一个人在黑龙江创业,一年只回一趟家。妻子拉着他的手希望他能留在无锡,可任凭如何挽留,怎么也拽不住张晓光的脚步。一过完春节,他就又回到了黑龙江。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12年,前后投入了160万。
张晓光:别人问我后不后悔,我还没有后悔过。
到2007年7月,张晓光终于等到了盼望已久的时刻,通过手上6000条成年兴凯湖大白鱼,繁殖出300万尾鱼苗。当张晓光满心欢喜地四处推广他的鱼苗时,现实却再次给了张晓光无情的一击。养殖户们并不接受。
养殖户:开始我们怀疑,这个白鱼是吃鱼的鱼,是高档鱼,吃鱼的鱼,你给它饲料它能吃吗?怀疑这个,不敢养。
养殖户:大白鱼这个稀有品种,而且在人工养殖上很难说,大伙都考虑说没法养。
张晓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培育出的鱼苗,别人不敢养,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
就是张晓光在推广鱼苗时说的一句话。
张晓光:我这个人要实话实说告诉大家,但是这个就是生长比较缓慢,在你手里养得三到四年,才能够上市。
养殖户:越冬风险特别大,越冬这一池,把这几年的心血全都弄完了,一分钱都不值了。
张晓光没想到,这句实在话一出口,居然把自己弄得十分被动,竟没人肯养他的鱼苗了。300万尾鱼苗,如果全部销售将会有300万的收入。但现实却成了无人问津。如果自己养殖,这300万尾鱼苗至少需要1600亩的水面和480万的资金,张晓光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他该怎么办呢?
然而,就在张晓光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居然让张晓光变被动为主动,迅速扭转了局面,一年销售收入实现900万。
2007年9月,一个叫李相连的人主动找上门来,开口就要购买张晓光30万尾兴凯湖大白鱼鱼苗,这让张晓光很意外。
张晓光:你就跟我谈多少价吧?他说我都是现金,一把一结算。我说你懂养鱼吗?
李相连:那时候就想尝一尝,别人没有干的咱去干去,完了之后这才能行,才能赚到钱。
张晓光了解后得知,李相连在黑龙江省密山市承包有一个三万多亩的水库。他是一个养殖大户,曾经是黑龙江低湿地里养螃蟹成功的第一人,面对李相连的主动请缨,张晓光脑筋一转,决定就从李相连打开鱼苗销售的突破口。
张晓光:我送你鱼苗,你赚了钱,你还给我鱼苗钱,你说你不赚钱,你总结经验咱们再养,我不要你这个鱼苗钱,我还给你供应这个鱼苗做实验。
李相连:大白鱼密山市没有,黑龙江省没有,谁敢搞,老百姓敢搞吗,他不敢搞,你出这个玩意,我搞实验品去。 看到张晓光的诚意,李相连敢于带头,周边又有十多个有实力的养殖大户参与进来,以同样的方式与张晓光合作。2011年,第一批鱼李相连全部卖掉,销售收入一百五十多万。
李相连:现在市场挺好的,自己就卖了,还有我的经销商,直接来就取了。
养殖户:有底了,心里有底了,因为我们已经养了一茬了,下决心我今年抓了4万尾鱼苗,我估计这4万尾再过四年,也就见商品鱼了。
看到自己手里的兴凯湖大白鱼市场不错,张晓光又有了一个主意。他和李相连达成了协议,张晓光不需要付现金,他只需用自己手里的鱼苗,换李相连手里规格较小的商品鱼。
李相连:我这一斤半换他的一斤鱼苗,小鱼苗值钱,比如按五元钱一尾,这样我这一条鱼得卖多少钱,一百多元钱二百多元钱一条鱼现在。
上一篇
刘永照“绿色”养猪销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