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饲料管理 > 正文

“黑包公”带来的意外之财

林华强:“同一车货发回来,在不同的地点销售,那结帐的时候就有个数字,损耗率有多高。”

梁池芬:“好比说我这里损失300条,人家500条,人家400条,证明我没有讲大话,很老实。”

林华强:“他这里的损耗率都是比较低,相对别的经销点,我们就觉得他这个人很好,诚信,很实在。”

梁池芬最终成了林华强在阳江市最大的合作伙伴,第一年卖鱼苗挣了10多万元,梁池芬把金鲳养了起来,而且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一边卖鱼苗,一边养鱼,到了2007年,梁池芬发展成了当地最大的网箱养殖户,还被推选为闸坡网箱养殖协会的会长。就在所有网箱养殖户都养金鲳的时候,梁池芬又有了新的打算,他引进一些当地没有的新品种,其中就有当地谁都不敢养的包公鱼。

记者:“看到了。”

梁池芬:“看他的颜色,表面都是黑的,全部都是黑的,好像包公一样,这边的温度比较高一点,北方,福建,浙江那边养得比较多,水温高的时候,这鱼要不给它太多的东西吃,冬天的时候不怕了,你给它多少东西吃都可以的。”

包公鱼在广东不好养,梁池芬为什么偏要养呢?原来,这时,金鲳鱼因为连年发展,数量激增,价格已经从高峰时一斤50多元跌到了一斤15元左右,梁池芬这时看中了包公鱼的利润。

梁池芬:“这个一条鱼可以挣到十来元钱,十元八元,你那金鲳鱼最多一斤挣两元。”

但梁池芬没有想到包公鱼会在日后为他带来一笔意外财富。

2007年,闸坡已经有将近400网箱养殖户,一年产量达到8千万斤。渔民挣了钱就继续投入,增加鱼排,扩大规模。网箱养殖的繁荣让人们似乎忘记了这种养殖方式潜在的巨大风险。但在2008年,灾难突然降临了。

2008年年初,一场百年一遇的寒流席卷了中国南方地区,反常的低温天气持续了一个月。

渔民:“从来没我也没有见过那么冷,冷了一个多月。”

渔民:“全部的渔排,大部分的鱼都死掉了。”

低温持续了一个月,网箱里养的3000多万斤鱼来不及卖掉,损失了百分之八十。养得多,亏得多,梁池芬的损失最为严重。

梁池芬:“死呀,全部浮起来了,在网箱下面乱动了,不吃料,给它都不吃。后来打上来了,全部死掉。”

而这场冰灾,带给梁池芬的另一个损失是农户的180万元鱼苗款收不回来了。

渔民:“我到现在都还欠他的钱。”

作为网箱养殖协会的会长,闸坡养殖的带头人,养殖户们非常关注梁池芬的反应,但他竟然依旧谈笑风生。

梁池芬:“我是心里这样想的,这个钱,不是我爷爷剩下来的,不是我老爸剩下来的,都是我辛辛苦苦自己赚过来的,不是被人家骗了,大家都是一样,天大地大,那个没办法。”

看着几十万斤鱼活活冻死,梁池芬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等到冰灾快结束的时候,梁池芬却意外发现网箱里有一种鱼还活着。

梁池芬:“石斑,石磅,虹鱼,金鲳鱼,什么鱼都死掉,就是它没死,天气很冻的时候,它都吃料,它没有什么反应,都是吃料,它不会死,水温最低它都不会死,那个时候。”

幸存下来的,就是怕热不怕冷的包公鱼。这批包公鱼给梁池芬带来了一笔意外之财。

梁池芬:“我还有几百吨这个鱼,给我卖了100多万,如果不是养这个鱼,那100多万就没有了。”

意外存活下来的包公鱼,卖100多万元,灾后恢复生产,正需要这笔钱。但谁也没有想到,梁池芬拿着这笔钱,干了一件别人都不理解事情。

闸坡网箱养殖协会秘书长曾宪光:“大家都忙着呢,在那种情况大,大家都忙着筹集资金,把资金用到恢复生产,抗灾复产中,尤其是渔排,抓紧一点投苗,那个时候就好,在这个时候,梁会长这个人,在这个时候,梁会长把一条船买回来了,大家还弄不清楚,他买这个船干啥。”

梁池芬买了一艘大船来改造,这船花了76万。抗灾复产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梁池芬却花70多万造一艘船,那么,梁池芬打造这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梁池芬又是怎样靠这船赢得一个一年一个亿的市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