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龙:“它死了两个以后,它变成两个了,它就不死了,这个四个鸡又死,死到两个它也不死了。”
王金龙发现凡是一笼只剩下两只山鸡的。都相安无事的活下来了。他就把笼子里的四只山鸡减少到两只。打斗现象就很少发生了。产蛋量也恢复了正常,三天产一枚蛋。
到了下半年,王金龙的山鸡蛋每天就能收上千枚。他按照当初的约定,给对方发去了1000枚山鸡蛋之后,就杳无音信了,王金龙这才发现自己上了当。
王金龙:“野鸡蛋卖不出去,我当时也思想烦,这一批卖了不干了,脱离这一行不干了。”
王金龙的姐夫 李勇利:“逼着我们走出去,我们自己有两条腿,跑市场吧。”
王金龙守着十几万枚山鸡蛋,只想尽快处理掉,把欠的钱还清就赶紧脱身。
山鸡蛋在当地市场上很少见,他到当地的酒店挨个推销,每枚八毛,但是很少有人愿意买。2006年4月,王金龙开始着急了,因为一旦进入夏天,这十几万枚山鸡蛋不出半个月就会变质,必须尽快找到销路。
有一天,王金龙突然想到了以前卖鸡蛋认识的朋友蒋厚侠。
蒋厚侠是徐州一家蛋类经销公司的经理,公司2004年成立以后,一直做普通鸡蛋经销。她用低价打开了徐州几家大超市的销路, 靠着薄利多销来支撑着公司的运转。
蛋品经销公司 经理 蒋厚侠:“在那边超市做的时候,也就是说,每天也送货干啥的,但是见的利也是很少。”
每斤鸡蛋的只有一毛多钱的利润,蒋厚侠认为要扩大影响力,还得做出自己的特色,她率先在徐州的超市开了第一家特色蛋品专柜。
蒋厚侠:“像以前那种思路想,就是如果做一种单一,也确实不适合这个市场了,就是要跟着这个市场走,品种要多,我们就要上得多,就要以特色来突出。”
蒋厚侠在市场上寻找特色蛋来丰富专柜的品种.王金龙则看上了蒋厚侠现成的销售渠道。
王金龙:“打电话给她,她就叫我过来一趟吗,过来把样品带给她看一下,她当时一眼就看好了。”
蒋厚侠:“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个产品的时候,觉得很好奇,就是没见过,以前就没见过。”
王金龙看出来蒋厚侠对此抱有浓厚的兴趣,顺着她的思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金龙:“卖普通鸡蛋,现在基本上是利润不大,做这种蛋可以说也是一种新产品,其他的人没有吧,价格定位也就在咱们自己想定多少就定多少,只要人能接受的情况下。”
王金龙首先给蒋厚侠无偿提供500枚山鸡蛋,让她在超市试探一下市场。蒋厚侠把山鸡蛋散放在货架上,每枚定价两块四。
蛋品经销公司 经理 蒋厚侠:“第一天去,没有一个人买,就都在那儿看热闹,就说这是什么蛋?”
通过导购员的介绍,很多顾客都对山鸡蛋产生了兴趣,然而看热闹的人多,买的人却没有几个。
王金龙在徐州的超市里呆了整整一天,发现没人认识这种鸡蛋。他觉得应该做成礼品盒的包装才更引人注目。
王金龙:“我给她做一个礼盒的包装,然后做一个野鸡的那个图片,给他们送过来。”
王金龙给蒋厚侠提供了图片和文字介绍,把原来散装的山鸡蛋改换成新的包装,并在超市的海报里,刊登山鸡蛋的信息.没几天,就有很多顾客拿着海报到柜台询问。
超市导购员 李小玲:“有海报呀,或者说宣传单呀,有两种方法,好几种方法都在推荐这种特色蛋,一般推荐的吗,他们推荐的,拿着海报过来问,这种鸡蛋,这种鸡蛋在哪儿。”
这种礼品装山鸡蛋每篮售价66元,上面还带有山鸡蛋的详细介绍。
顾客:“这个包装各个方面,都是比较上档次的。”
顾客:“到医院去看个人,或者逢年过节的时候送朋友,提上去显得好看吗。”
到了2006年春天,通过徐州几家大超市的销售,每天的销售量达到500多枚,用同样的方式,王金龙还打进了淄博、烟台等地的超市。
半年之后,王金龙还清了十几万的债务。他给自己算了笔账,发现一只两斤重的山鸡利润只有十几块钱.但是,一只产蛋的山鸡利润却高达七八十元。他坚定了继续做山鸡蛋销售的信心。
本来没人回收的山鸡蛋,却让王金龙意外的打开了市场.跑外地市场虽然赚钱,但是发货也是个麻烦事。
王金龙:“发货,我们这个交通不便呗,每次发货都要到连云港转,费用太大了。”
王金龙所在的东海县是一个喜欢吃海鲜的地方,他觉得当地人能够接受海鲜的价格,对于山鸡蛋应该有消费能力。
下一篇
从猪粪开始的财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