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饲料管理 > 正文

农村小伙 借鸡生蛋

主持人:邀请一些美女,少女,来进行少女踩葡萄的环节,一方面是意味着丰收,一方面也是表达大家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是为酿造经典葡萄酒做准备。今天的游戏即将开始,请大家各就各位。我倒计时,三,二,一,开始!

像眼前这七八个人一齐上阵踩葡萄,其实是源自一种庆祝葡萄丰收的仪式,它起源于某些欧洲葡萄酒厂的传统酿酒方式。这些人用洗干净的脚把葡萄踩碎使之成浆,也是手工破碎葡萄的一种方式,被称为“踏浆”。现在“踏浆”虽然早已被机械化处理方式替代,但却作为葡萄丰收时节的一种游戏庆祝形式被引进来。经过五分钟的踩葡萄之后,工作人员开始给每个桶称重量,看哪个少女踩的汁最多,这些葡萄汁可以拿去酿酒。

工作人员:8号,8号,2.86斤。

他就是毕晓雪,就是这场葡萄酒文化节的组织者。其实比赛输赢并不重要,凭借举办这些活动,毕晓雪是为了聚拢当地的人气,让前来现场的上千名合肥市民了解传统葡萄酒的文化。 市民袁红梅:挺有意思的,知道这个葡萄酒怎么来的,挺好的,以后我们经常到这里来。

毕晓雪是当地第一个种酿酒葡萄的,因为他的到来,带动了周围三百多户农户种植刺葡萄等酿酒葡萄致富,很多人提起他都十分佩服。

农户徐文安:毕总来了,变化大了。他葡萄酒厂来了,变化就大了。尤其像葡萄收购这方面,要起一定作用。

镇长钱炳:毕总这个葡萄酒厂来了以后,葡萄的销量比往年更大,葡萄的价格比往年更高。

这个外来的农村小伙,如今已经用大圩镇葡萄酿造的葡萄酒卖出了一年三千多万元的销售额,把当地葡萄的效益提高了三倍。

说起毕晓雪,其实他从小就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在14岁那年,他就通过自己的能力,把原来的农村户口改为了合肥市户口。那么,他这一路究竟是如何走过来的,他又是如何做到今天这一切的呢?

这里是合肥市肥东县白龙镇青龙乡,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也是毕晓雪的老家。在毕晓雪五六岁时,母亲会经常为家里揭不开锅而感到发愁。

妈妈:吃都没有,四个小孩,到哪能搞到吃的?没有办法,顾不上了,顾不上了。你有什么办法?没有办法,我顾不来了,我顾不来他了,随便他去吧。

当毕晓雪和记者谈起那段儿时的经历时,一个38岁的男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毕晓雪:因为我感觉,痛苦也是暂时的吧,真正想改变一辈子的命运,可能还是要上学。

一直想走出村子去城市上学的毕晓雪,在他14岁那年,有一天无意间听到了哥哥嫂子间的一次聊天,这下让这个孩子觉得他走出去的希望来了。没想到,他接下来写了一封信,让自己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毕晓雪:我哥哥比我大将近十岁,到合肥来上班以后,就认识了我一个嫂子,我嫂子她就是合肥十里庙的。当时就是我知道她弟弟在十里庙上小学,我就写信给十里庙小学六(1)班班主任,给他写了一封信,当时我也不知道这个班主任姓什么。

14岁的毕晓雪当时瞒着父母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用最平实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和想到城市上学的强烈愿望。但是一个跟他不曾相识的老师会怎样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来信呢?她叫黄玉莲,就是收到这封信的班主任。我们从她口中得知了那时的情况。

黄玉莲:非常吃惊。我说这个孩子怎么自己写信啊?今年整三十年都没有遇到过。主动学习的孩子,求知欲打动了我,我想帮助他。

黄玉莲被毕晓雪执着的求知欲所打动,回信中表明了学校方面愿意接收,但是想来上学还有一个前提,要解决城市户口。在黄老师的建议下,他向那个从未谋面的社区书记求助。但是谁也没料到的是,第二天,那位书记不仅回了信,还在之后的两周内帮助毕晓雪找到了社区派出所,按照相关法律程序,把他的户口迁进了毕晓雪在合肥的嫂子家。 书记刘工发:他写的信比较真诚,向我求助。我说,这个小孩子怎么有这个勇气。从我内心来讲,我觉得这个小孩子很聪明。我也是14岁就失学了,我想跟这个孩子有点缘分,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就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