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珍:那会儿孩子上大学,她压力挺大的。她一个人确实走过这段路程很不容易的。
重新打起精神来,她一边继续散卖霉豆腐,一边在心底酝酿着一个新的计划。当时散卖的霉豆腐,一斤也就是4块到5块钱,一年下来,她能卖几千斤,多的时候能卖到上万斤,渐渐地有了些积蓄。随着卖出的散装霉豆腐越来越多,把霉豆腐规模化生产的念头在刘金霞的心里越来越清晰。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刘金霞。
刘金霞:怎么样能够长期供货,夏天又不能生产,那就是必须利用冬天,冬季生产的把它储存下来。要储存下来就要提高保质期,延长保质期,那么怎么样使这个产品保质期延长呢?我就必须去研究这个问题。
为了保持传统工艺,她坚持不用任何添加剂,她想着,也许通过配料比例可以解决保质期的问题,四年的时间中,她反复地做着试验。
刘金霞:买买花椒辣椒盐,把霉豆腐辣椒多少或者是盐多少,花椒多少,还有其它的配料多少,这样按比例的一样一样地做。
她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都没有结果,直到一个人的出现。
她是符金凤,2007年,她找到刘金霞,有事相求。
符金凤:我有一个玩得很好的一个朋友,她的父亲生病了,也很大岁数了,病危的时候很想吃那个东西。家里也没有,其他地方也找不到。
就是这样一小牒霉豆腐,当时可是让刘金霞犯了难。那会儿正好是夏季,到哪里去找霉豆腐呢。符金凤走后,刘金霞突然想起了自己放在仓库里做实验的的霉豆腐。
刘金霞:有的就坏了,长蛆了,我就把它倒掉了。有的上面起了白色的点,白色的结晶。
她在仓库里一桶一桶地翻,全是失望。就在她快要放弃的时候,意外地在墙根儿发现了两个放置了快一年的红桶,颜色正常,味道甚至比当初的口感还要好。
符金凤:就从她那里拿了两罐过去,他父亲就开了封,开封一看,那个质量很好,保存得很好,他吃了以后感觉很舒服。
回来之后,刘金霞反复研究了这两桶霉豆腐的配料,她发现,如果掌握好配料的比例,是可以解决保质期问题的。
刘金霞:心里有一种放松的那种,非常高兴,就像自己培养的小孩子长大了成功了,心里非常高兴。
2007年,产品稳定,可以大规模上市了。刘金霞在街上转来转去,她看中了县里民族宾馆旁的一家店。
刘金霞:人流量比较大,这一块是我们县城的市中心,主要的客人是住在民族宾馆,省里的,州里的,还有其他外地的住在民族宾馆的人比较多。
她带着产品上门去找,尽管味道还不错,但店老板田彩云还是拒绝了她。
田彩云:那时候来的时候根本没有这种盒子,就这种桶罐子的,上面还是用那个绳子绑起来的,带起来好土好土。
刘金霞不死心,她回家后找人给自己重新设计了包装,再次找到了田彩云。
刘金霞:我说洗车河霉豆腐是很多年了,原来没有做市场这一块,现在我把它做成商品了,做成礼品盒包装的,你试一试,看怎么样,货先放在你这里先卖,卖了以后再付款。
田彩云被她的坚持打动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留下了一些产品。谁知,找上门来的第一批顾客,竟是从外地来旅游的人。
田彩云:他们四川的旅游的车子大巴停在外面,指定要这个霉豆腐。
原来,旅游的那些人,想带一些本地特产回去,打听了一下,知道霉豆腐是当地很有特色的东西。这件事让刘金霞发现,把自己的霉豆腐做成当地特产,是一个不错的营销方式。
她根据市场需求,分别包装,普通的罐装卖给本地市场,礼盒的卖到外地市场。慢慢地,生意越来越好。2010年,田彩云靠着霉豆腐一年的销售额也能达到100多万。
田彩云:她这个霉豆腐是走得很好,现在是越做越大了。走得很好,不做不行了。
在刘金霞的带动下,洗车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霉豆腐。
龙山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叶明江:现在在洗车河流域这一带我们霉豆腐这个产业已经是大而全,现在的生产厂家据我们统计有180多家,产值一年能够达到250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