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政策 > 正文

被招商引发的财富传奇

刘雪君:自己奋斗,自己创一个经济实体,自己在仁寿老家做出一个比较大的成就。

董道清开始有一点动心了,尽管医药公司生意也很好,但如果能够做一个自己的实体企业,对他来说,也是一直以来追求的一个梦想。

在连续被找了三个月以后,董道清第一次松口说回仁寿去看一看。

2006年5月,仁寿枇杷上市的季节,董道清对家乡的枇杷第一次有了一份苦涩的感觉。

董道清:五六十岁的老大爷、老伯伯那些卖不脱,那种景象是非常难受啊,看到那种场面,另外就是太阳也大,那个汗水在两边流,又没吃饭,那种镜头我看到了确实是非常心酸的。

枇杷保存期很短,成熟期又集中,品相好的枇杷还能卖个好价钱,而那些长得小一些、丑一些、品相不太好的枇杷,果农们就犯难了。

村书记张永成:几乎就是小果,就是这种小果,随便了就烂了。

村民:烂到地里边,就拿来喂猪呀,喂鸡,喂兔。

王玉彬:那个品质好的要好卖些,品质差的根本就卖不出去。

尽管家乡领导想尽了各种招数,枇杷节连续开了几年,但收效甚微,也始终只能靠销售鲜枇杷。家乡领导想让董道清帮忙解决的正是卖果难的问题。

仁寿文林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县长李明元:最主要的是我们全县有20万亩的枇杷种植面积,当时的时候,老百姓卖果比较困难,特别是中下果非常困难。

董道清突然想到,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枇杷卖果难的问题。

董道清:当时我想到卖不掉的枇杷那么多,能不能做成饮料,我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想法。

在他看来,如果拿枇杷来做成饮料,依托仁寿县,原料不愁,价格也不高,多年从事医药行业,他觉得工艺也不会太难,就欣然同意了。

从成都到仁寿的这条路,他曾经走过很多遍,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一次回乡之行,竟让他从此被逼上了一条人生的独木桥,为此,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在即将上市的医药公司的全部股份。他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从家乡考察回来之后,董道清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眼看着医药公司就要上市了,他却要卖原始股份,朋友们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于强:当时不太想得通他为什么要这么想,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吴宇:当时就觉得,他要是发展个新兴的产业的话,前途未卜。

董道清:我记得最深的一句是,你不要太冲动了,不要一腔热血洒在家乡去,否则是一去不复返。

而此时的董道清,心里在酝酿一个他自认为是完美的计划。仁寿县每年品相不好的枇杷能占到整个产量的15%,卖鲜果是个问题,但却是加工饮料的好选择,而当时的市面上还没有枇杷饮料,如果把它加工出来,不仅自己有一个经济实体,也不愧对家乡领导的期待,还可以为家乡父老做点事情,一个看似一举三得的计划,他以为只要卖掉所持的部分股票,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

回到成都后,他很快就做了决定,回家乡仁寿县投资办饮料厂。决定一做出来,周围所有人都反对。董道清却觉得,这里面是有巨大商机的。

董道清:当时仁寿招商引资也搞得轰轰烈烈的,我也就应了这方面的号召回来。

说干就干,董道清和地方政府都对即将要建的工厂信心满满。他瞒着妻子,卖掉了20%股份,拿着三千万回到家乡仁寿县,在家乡领导的支持下,他加快建设速度,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就建起了厂房,从德国进口了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很快调试完毕,就等着来年枇杷成熟的时候大干一场。

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料。

2007年的春天,那是董道清被招商回乡的第二个年头,眉山的枇杷熟了,董道清一下子收购了上千吨的枇杷。

他本以为,从这一天开始,迎接自己的将是一个新的事业,却没有想到,一个恶梦才刚刚开始了。四年时间,他赔光了所有的积蓄,甚至负债千万,他的举动让所有人都为他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