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巴中:生态养殖 “养”出一条全新致富路

如何在销售上发力?公司推出“私人定制”模式,消费者认养猪仔,公司按要求点对点配送。同时,采用“互联网+物联网”全网营销,开发“巴山土猪”APP实现生产全程直播、在线购买,线下专卖店和生鲜卖场合作,构建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体系。目前,公司生产的有机巴山土猪高级分割肉共100多个品类,并延伸产业链,生产香肠、罐头等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需求。2015年,巴山牧业被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和动物福利国际会展委员会授予“福利养殖金猪奖”。2017年11月7日,巴山牧业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我市首家上市企业。张育贤介绍,目前公司已通过“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农户”模式,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到2020年,公司将带动1万户农户通过养猪稳定致富。

目前,该公司建成占地1200亩的有机猪养殖、放牧场,引进国内先进的全食品级不锈钢烟熏、烘干设备和全套丹麦SFK生猪屠宰与分割生产线,建成1000立方米冷库、200平方米腊味猪肉无尘熏房、1000平方米生猪有机屠宰加工厂,购置多台冷链物流运输车辆,并且建立了二维码追溯系统,开发有“巴山土猪”“青峪黑豚”系列共100多个产品,先后通过欧盟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国内有机产品认证等多项认证,国内高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巴山土猪变成了“金猪”。

  养黄羊发“羊财”

冬日暖阳下,南江县仁和镇石峰村贫困户张忠学忙着清扫羊圈,等待南江县德健黄羊食品公司人员过来收购黄羊。

“今天准备卖20多只,按之前与公司约定的保底收购价格,大概能卖两万多元。”张忠学喜滋滋地说,县里出台了保底收购价格政策,根本不用担心价格问题。

2016年,在当地党委、政府鼓励下,张忠学利用自家的林地发展黄羊养殖,并在农技人员指导帮助下学习黄羊养殖技术,规模从最初的30只发展到现在的80多只。“不仅价格不用担心,党委、政府还给我们每只羊50元的奖励补助,我们这个‘羊生意’真可以做,要政策有政策、要市场有市场,只要勤快点,肯定能靠养羊脱贫。”张忠学说。

尝到甜头的张忠学决定再次扩大养殖规模。前不久,在仁和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申请到5万元补助资金,用于新建12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圈舍。

张忠学是仁和镇数百户南江黄羊养殖户中的一员,他们念“羊经”、发“羊财”,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全镇因地制宜制订产业扶贫方案,合理利用高山林地资源,以石峰、枞树、龙凤等5个深度贫困村为中心,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动黄羊养殖。”仁和镇党委书记岳晓英介绍。

与此同时,仁和镇充分利用南江县出台黄羊产业发展的众多扶持政策,积极协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香港各界扶贫促进会帮扶等项目,利用小额信贷、产业扶持基金、“四小”产业奖励扶助等金融政策,解决了产业发展资金困难问题。据统计,仅2016年至2018年短短3年时间,全镇新建养殖规模达100只以上、搭建圈舍100平方米以上的黄羊养殖家庭农场14个;培育规模养殖大户100多户;组建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3家,实现总销售额突破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