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巴中:生态养殖 “养”出一条全新致富路

2015年,土生土长的平昌人刘勇平成立秦巴勇红食品公司,回老家南马村投资1300多万元建厂,建成土鸡加工、酱卤旅游食品2条加工线,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羽土鸡。同大专院校、食品研发所合作,开发出了“手撕鸡”“风干野鸡”“香薰土鸡”等旅游食品,打造出一家集养殖、特色餐饮、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6年以来,公司借助精准扶贫发展“小微经济”,在5个乡镇1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养殖巴山土鸡年达10万余羽,覆盖农户近1300家,公司保价收购,带动农户年增收近500万元。

张英瑞是5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一家,年出栏300来羽,可获得2万元的纯收入,这成了她家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同样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在通江县双泉乡双泉村,一排排干净整洁的鸡舍依次分布在林间,一只只毛色亮丽的山地梅花鸡跳来跳去……村民李智琼正在捡鸡蛋,她一个人管理3500多只鸡,给鸡喂料、饮水、控温、控湿、传粪等全部自动化。对于现在这份工作,李智琼很满意:“劳动量小,离家近,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一个月能挣2200元工资。”

近年来,我市坚持市级统筹、区县主责、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的原则,围绕品种选育、扩繁数量、加工流通、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努力提高科技化、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加快发展“巴山土鸡”产业。

山地梅花鸡是巴山土鸡品种之一。为了将山地梅花鸡遗传资源保种扩繁,2016年,通江县引进四川岭上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在双泉村流转土地86亩,投资5500万元,建起巴山土鸡保种育种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的现代产业链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基地,吸纳本村11名村民就业,村民还可到养殖场购买鸡苗进行养殖,公司提供技术保障和销路。

同时,还加大了龙头企业、畜禽规模养殖场、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主体培育力度,支持巴山土鸡养殖企业、合作社做强做大,回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全市巴山土鸡养殖产业不断壮大。据介绍,到2020年,我市将新增年出栏2万只以上规模养殖场100个、年出栏1万只以上家庭农场100个、年出栏10万只以上专业合作社50个,持续推进巴山土鸡生态养殖产业发展。(记者 李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