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高考在线!
距离2025高考还剩61
当前位置:首页 > 录取分数 > 正文

一场行业危机引发的财富爆发

发布:2024-11-09 15:20:3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69 手机版
一场行业危机引发的财富爆发(2)

1994年,养殖场产出1万斤鲍鱼,1995年达到1.3万斤,销售额300多万。效益越来越好,但郭炳坚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担心,他隐隐觉得一件可怕的事很快就会来临。

果然,1998年6月开始,一场危机在东山呼啸而至。

陈林旭:到了一定的个头的时候就死亡,自然性的死亡。

鲍鱼养殖户 郭东平:每家每户都死,包括育苗厂也有。育出来的苗都死亡非常厉害。

几乎是一夜之间,东山县的200多家鲍鱼养殖场里都传出了鲍鱼死亡的消息。那时东山县的鲍鱼养殖户见面以后,就只聊一个话题。

涂锦城:你今天死了多少个,今天怎么样死了那么多,怎么样怎么样。

郭炳坚:你这阶段养得怎么样了,死亡怎么样了,听说某某家有在死,就这样传开了。

郭东平:死得很严重,严重到可以说全军覆没。

弥漫在整个东山的鲍鱼死亡事件,让鲍鱼养殖户都陷入了恐慌。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郭炳坚悄悄地出发了。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一次出发成了他财富爆发的起点,让他在不久之后,成为福建鲍鱼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当时他沿着整个福建省的海岸线,从北向南,一路寻找,两个月来回跑了上万公里。当有一天来到距离东山五百公里的一片偏僻海滩时,他欣喜的停下了脚步。

郭炳坚;刚来这边的时候,我经常跟他们那些领导开玩笑,我当时来的第一年这一块地没路,没水,没电,被你们遗忘的角落。很荒,草长得差不多一米左右高。

郭炳坚马上回去和两位股东商量,说自己找到了一个克服危机的途径,但必须去500公里外建育苗场。两位股东不愿意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郭炳坚毅然退出了自己的股份,带着50万只身前往那个梦想之地。

这里是青山湾,当初郭炳坚看中的地方就是这片海滩,他到底看中了这里的什么呢?

原来,在九孔鲍鱼大面积死亡之前,郭炳坚就发现成活率有降低的趋势,他敏感地意识到,这是品种在退化,鲍鱼产业存在隐形危机。

郭炳坚:有害怕,假如鲍鱼这样死的话,没换个地方或者没换个品种,鲍鱼就没办法养殖。 那时九孔鲍鱼在东山已经养殖了七八年,大家都在用同一种品种。郭炳坚意识到这个问题还会继续恶化,就跑到厦门集美大学找专家,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把北方的皱纹盘鲍拿到南方来养殖,这个想法让严正凛教授都觉得很大胆。

集美大学教授 严正凛:因为北方的种要在南方养,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温度,水温的问题。他在北方那边养殖,适应北方那边的水温,而在南方的话水温不适应,度夏就存在问题。

郭炳坚的想法,在大学实验室小范围成功过,但是要大规模工厂化育苗养殖,严正凛说可以一试,至于试的结果如何,他心里也没数。

然而郭炳坚却觉得这正是一个难得的商机,九孔鲍鱼品种逐渐退化,最后势必会在东山消失,如果能有新品种快速代替,一定会迎来财富爆发。

当东山出现品种危机的时候,他马上选择了在500公里外的青山湾建立鲍鱼育苗场,这里水质很好,没有污染,是育苗的上好选择。

郭炳坚:因为育苗要求水质很严格,水质必须是好的,跟养成不一样,养成的水质还可以差一点,育苗的幼体很小,水质要求很严格,水质是关键,不能有污染的水质。

2000年,郭炳坚在青山湾建了一个占地5亩的育苗场,开始了他的育苗计划。他从北方不同的地方引进种鲍进行杂交,选取适应在南方养殖的鲍鱼。

这些都是郭炳坚曾经试验过的鲍鱼,成百上千次反复的试验,郭炳坚终于看到了希望。

郭炳坚:这是F1,F2,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杂交到第四代的时候,形状就开始变了,外壳的形状就开始变了。

一年以后,郭炳坚的育苗取得了进展,培育出的皱纹盘鲍存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

集美大学 严正凛:我们水产养殖里面,最大的经济效益取决于成活率高低,成活率高就赚钱了,成活率低就是没有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网络采集或手工转载稿件,如相关图片、字体、音频、视频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稿件。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