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高考在线!
距离2025高考还剩58
当前位置:首页 > 录取分数 > 正文

变着花样赚笋钱

发布:2024-11-08 16:52:4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37 手机版
变着花样赚笋钱(3)

  筒筒笋有名又好吃,却很难远销外地,直到2006年王德斌建厂加工时,也没有一家企业开发,就连小作坊也很少生产。

赤水市林业局局长袁克强:筒筒笋在我们赤水应该是比较多,但是都没有做起来。以前就是我们赤水、到遵义、到贵阳那里去送亲戚送朋友。但是我们没有到外地去销售,没有这个网络。

筒筒笋没有外销的路子,王德斌却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经过潜心调查,他找到了筒筒笋滞销的原因。他相信自己的产品一旦生产出来,肯定会卖疯。

王德斌:在赤水的土特产当中都是这样送,没有加工过的。但是你闻,这烟熏味多重,别人拿过去的话,不知道怎么加工,加工出来的话,本来赤水的产品是最好的,但是大家还说这个产品不好吃,所以说我就正因为这样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商机。

2014年3月30日,王德斌准备从农户手中收购这些刚从山上挖下来的新鲜筒筒笋,市场上只能卖两元钱一斤的筒筒笋,而王德斌这次却开出了25倍的高价,一斤50元钱。但是,他的挑选十分苛刻,不仅用尺子将筒筒笋挑选分类,还要将个头大的筒筒笋煮熟杀青后再用火烤,这烧火的过程更是十分的讲究。

王德斌:必须要用这种方法,必须要用柴火把这个火燃大,去烤,不是烟熏,是用烤干。

  记者何宁宁:烟熏和用火烤,它是有很大区别,你能分出来是吗?

王德斌:区别很大,笋条的话,烤干以后它是金黄色的。如果是烟熏的话,它是褐色的,它颜色是有区别的,如果是煤火烤的话,它就是纯的那种淡黄,颜色它不一样,口感就明显的不一样了,我们做的产品就是要一道工序,就是要用火烤的那种工序。

火烤筒筒笋要想成为赤水一绝,在煲汤前就要去掉烟熏味,这需要经过连续三天的浸泡,中间还要换两三次水,很多人由于不懂或嫌麻烦,总感觉带回家煲的汤烟熏味太重,没有在赤水吃得好。而王德斌要做的,就是替顾客省去这些中间环节,做成这种开袋即食的筒筒笋产品。

王德斌:现在的这种产品,又没有烟熏味,中间老的部分也是切除了的,他拿回去的话,直接淋一下水就可以煲汤,做菜,就一个袋,开袋就可以吃。餐厅、超市都有我们的产品,特别是餐厅,量走的最好。

  武汉经销商龚文斌:它的烟熏已经去掉之后,它的清香味,笋的柔香就出来了,放在口里很细,不是像粗纤维的那种。

2007年初,王德斌把加工过的筒筒笋推向市场,销售异常火爆。一年时间,王德斌就收回了建厂多花去的300万元成本,常胜将军再次扬名赤水。2008年,很多商家跟风做起筒筒笋生意,王德斌没了竞争优势,很快他又出新招,正是这个举动,让常胜将军初次品尝到了失败的苦涩。

王德斌:那种痛苦我可以这样说,用一句话来形容吧,就是对面有一背篼钱,我都不想去背了,痛苦到这种样子。

让王德彬痛苦的就是这漫山遍野的楠竹笋,他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而3年后,王德彬又是如何用楠竹笋,让销售额增长10倍?

赤水被称为中国竹子之乡,千瀑之市,桫椤王国,醉美丹霞,而正是因为赤水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当初王德斌才宁愿多花300万元也要来赤水建厂。

王德斌:贵州就是一个原生态的大省,赤水是中国竹子之乡,品牌在没有形成产业的时候,大家对天然的竹笋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品牌,所以说我要把这个自然的品牌用好。如果说我建在四川,从短期来讲我就省掉了三百万,但是我这些品牌的话,从长期来讲,花五百万也买不回来。

赤水有110多种竹子,王德斌一心想把它们开发做大,2008年初,王德斌发现,国内还没有人把竹笋做成小包装的休闲食品。为了避免再像筒筒笋那样争夺货源,2008年,王德斌决定先从赤水当地产量最大的这种楠竹笋开始做起。

王德斌:这种笋就是我们当地的楠竹笋,就是这两天长出的。

楠竹笋每年4月上市,出笋时间只有不到20天,如果采收不及时,不几天就会长成竹子。即使采收过来的楠竹笋,如果当天没有加工完,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王德斌:你看现在的话,这部分是可以吃的,然后的话,你放到晚上的话,就有这么大一部分就不能吃了,它的纤维就氧化变老了,所以说它必须要当天加工完,那利润就在这块上了。

【免责声明】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网络采集或手工转载稿件,如相关图片、字体、音频、视频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稿件。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