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饲料管理 > 正文

起死回生的财富秘诀

林拱辉:然后真正谈开的时候,把海参弄到福建来我这个想法。他笑笑,他说你别费钱了这个能成吗?

傅伟:肯定是不行,你在那个地方搞海参如果是吊养的话,吊养成品参还行,找一个温度差你像冬天到南方吊养成品参还行,你如果是搞苗我感觉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林拱辉想要请傅伟来福建养海参育苗的这个想法,一说出口就遭到了傅伟的拒绝,包括在场的几个青岛海参养殖户听到后也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是不可能的事。

养殖户:海参要在南方养的时候,我觉得他这个想法是很大胆,很冒险。理论上讲是海参都过不了长江。他怎么敢去这样做?

可林拱辉就觉得在南方养刺参可行。

林拱辉:鲍鱼都能拿到你们山东来荣成来,为什么这个南鲍都能上北方来,为什么这个海参不能下南方去?

林拱辉认为在鲍鱼众多的东山岛养海参一定有商机,可要养就必须找行家来帮自己。林拱辉觉得傅伟就是理想人选,所以他无论如何也要请傅伟来福建。

林拱辉:我看他在做海参那种执着,那种细节,那种说话那种状态很合我胃口,做水产的人一看就知道。特别执着。我当时就在想这个人如果能够给我做成一些事,这个做水产的性格特别到位。说动他花费了一两年的时间。

有了傅伟的加入,林拱辉心里有了底。于是这个收购来的小厂成了他试养海参,实验育苗的场所。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决定让林拱辉默默投入了3年。

记者:他大概投入了多少钱?先后?

傅伟:这个具体没法说。

傅伟:他跟我说怕我泄气。

记者:怕你有心理负担?

傅伟:嗯,有心理负担。他从来不跟我说我赔了多少多少钱,他从来不说,你就干就行了。他不说赔钱。

林拱辉的信任,让傅伟一心扑在了实验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三年的实验。林拱辉终于是将北方的刺参在南方育苗成功。

水产局:海参养殖方面有新的突破。这样子我们整个东山养殖产业档次就更高了。而且我们的效益也就更高了,社会效益也就更好了。

林拱辉告诉记者,他每收一个即将倒闭的养殖场,价格要比新建一个养殖场的花费低将近一半,正是因为这个办法节省了资金,他才能快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2010年,林拱辉的鲍鱼和海参,销售额超过了1千万元。他也成为了当地改造倒闭鲍鱼场最成功的人。

林拱辉:我的理解第一名是,一回头都看不到第二名的才叫第一名!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