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征服了人们儿时心灵的味道,而如今,它却让众色人等在回味的醇香中怅然若失。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小吃逐渐失去了藏身市井的领地,与大众渐行渐远,甚至有的口味已经失传;可是在看似没落的背后,小吃近几年正以不被人注意的姿态重夺失地,频频掀起投资的风暴和热潮。
静心旁观,小吃的商机到底都在哪里,它是否走上了复兴之路呢?
远离十里洋场的浮华,偏居上海一隅的吴江路更多的是市井之气。
在这种氛围中,小吃逐渐扎稳了根脚。
2007年1月,吴江路上以卖包子出名的小杨生煎接待了两位陌生的消费者,这两人向店主人杨利朋提出,他们要用高价来换小杨生煎的品牌使用权。
上海小杨生煎 总经理 杨利朋:“开价是250万,问我这个牌子卖不卖,我说,卖牌子?我还没想过。他说我就是买你在日本的经营权。”
小杨生煎的包子价格是3.5元4个,250万元等于小杨生煎一家店3年的营业额。面对250万元的诱惑,杨利朋会不会拿品牌作利益的交换呢?
对于类似的抉择,浙江杭州的周悦已经品尝到了其中的滋味。
2005年,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土家族小饼突然从湖北火遍全国,一时之间围绕这种小饼创造出的掉渣饼品牌在全国多达几十个。
2005年末,杭州的周悦角逐其间,可是最后他等到的却是掉渣饼全行业的凋零。
杭州餐饮经营业主 周悦:“最后瞬间,老百姓对它一个评价相当的差,再最后瞬间就滑下去了,这应该是一个结果。”
有关小吃的记载早在2300年前屈原的楚辞中就已出现.历经2000多年的传承,小吃在近些年却出现了一些异常的行情,这从小杨生煎和掉渣饼完全相背的结局中就能初见端倪. 那么是什么激发了小吃行情的异变,而在小吃闪转腾挪的背后,它又将把经营者引向何方呢?
这些照片拍于2001年,时光消褪了胶片的颜色。可随着我们对照片的深入了解,一个起步在成都,足迹遍全国的群体逐渐清晰起来。他们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小吃游击队”。
丁长根就是那些照片的主人,在成都,老丁属于小吃游击队最早的一批成员.对小吃游击队来说,他们的赚
钱方式就是到各地去参加展销会,一趟下来至少要半年
丁长根第一次参展是10多年前,当时他在成都市政府组织下去广州的一个展销会上卖凉粉,也正是那次,他被参加展销会赚到的钱镇住了。
记者:“你摆展摆了几天?”
成都凉粉店 老板 丁长根:“半个月吧。”
记者:“那个时候半个月卖了多少钱?”
成都凉粉店 老板 丁长根:“纯利润赚了七万多,1989年,纯利润赚了七万多,八万元钱,除去我们的各种开销和工人的工资开销以后。”
半个月赚7万元,那相当于在成都时年收入的好几倍,这让丁长根发现了小吃能赚大钱的途径。从此,他把成都的小吃店留给老婆打理,自己开始一门心思地外出参展。在参展的队伍中,这个叫钟守兴的人最引人发笑. 2007年8月,当我们见到他时,这个做小吃的高手正在一家水站
做送水工。
记者:“我始终不相信,你一年这么长时间不练手艺,突然之间出去一趟你这手艺就能回来吗? ”
成都小吃经营者 钟守兴:“绝对做得好。因为我家里面我摆一个摊子呢。”
家里有个小摊是为了不生疏手艺.,虽然钟守兴平时还在送水,但入冬前的这段时间,他已经为重出江湖做着准备。
如今,在成都市专职外出跑展的小吃业主就有四五百人,而在全国的其它地方也都有小吃游击队的存在。由于长年摆展,小吃游击队摸索出了很多赚钱的规律。
成都小吃经营者 钟守兴:“位置是最关键的。”
成都凉粉店老板 丁长根:“不能说在这个地方人流量多,那么大家都去拥挤,客人没有办法留下来,还要有能回旋的余地。”
成都小吃经营者 钟守兴:“要人流量稍微大一点的地方,但是东西也要做好,东西绝对要做得好看。”
好看说的不只是小吃的面相,还有小吃的做法。
上一篇
从美国夏威夷进口海水的人
下一篇
胡道德:乡村里的“蝎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