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徐德全却把眼光盯在了谁都不注意的地方,工厂后面堆积如山的麸皮。这些货在当地没啥用,南方人用很便宜的价格拉走了。大老徐甚是好奇,一打听,人家做成饲料再运回来,比面粉还贵,生意好得很。“市场经济有学不完的东西啊!”大老徐背着手转了半个月。不久,年产3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又拔地而起。1998年,徐德全的又一大手笔——北徐集团第一养殖场落成,“天蓬乐园”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这可是徐德全的杰作。“你们看,每一头猪都有个小房间,前面是餐厅,后面是卫生间,中间是卧室,冬暖夏凉。我想这真是天蓬元帅的人间乐园啊。”他说。“还是同样的道理嘛,有了麸皮俺不卖麸皮,有了饲料俺也不纯卖饲料。饲料用来干啥,养猪呗。”徐德全那“一棵小麦唱大戏,一棵小麦做文章”的思路就此基本成形。从麸皮到饲料厂,再到养殖场,徐德全已经向前迈了两大步。没承想,徐德全还不满足,还要自办屠宰场。这里面有个小故事。一次,他陪上级有关部门检查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当听人家介绍说,如果再办个屠宰场,一头猪可以赚200元时,徐德全坐不住了。“我辛辛苦苦4个月,养头猪才赚200元,人家宰杀一头猪,5分钟就能赚200元,太刺激了”2003年7月26日,北徐集团生猪屠宰和肉类加工、冷冻的一期工程破土动工。养殖场红火了,环保问题随之而来。谁也没想到,徐德全会把目光瞄准沼气发电。他说:我虽然不懂循环经济的大道理,但我知道,做到废物合理利用,实现绿色环保无污染,这符合国家的政策,上级肯定会鼓励支持的。“光俺北徐养殖公司,一年就出栏40万头猪。处理猪粪和养猪场污水费钱、费时、费力,就不能废物利用?”靠着这一想法,全体干部职工集资1800万元的沼气发电厂在2006年建成。经过干湿6分离、厌氧反应等先进工艺,污染物转化为沼气,沼气用来发电,解决了村民用电问题。排出的沼渣、沼液经过杀毒处理,又用在了3000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上。不上化肥、不打农药,比无公害蔬菜的营养价值还高。从田里长出小麦,到沼液回归菜地,北徐村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条。从上下求索中一路走来,北徐集团蒸蒸日上,亮点频闪,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中国粮食行业十强”等殊荣。2009年5月31日,省委书记徐光春视察北徐村,这里的发展模式让他十分振奋。徐光春书记深有感触地说:“在这里我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曙光,从粮食到加工、养殖、屠宰,再到沼气发电、蔬菜种植,北徐村走出了一条典型的循环农业之路。北徐村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仅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典范,而且也应该是我们发展工业要学习的榜样,希望全省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向北徐村学习。”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寒流导致“危机论”盛行。在市场狂澜中突出重围的徐德全彻悟到:眼光不行,处处是危机,思路一变,危机变机遇。要完成从危机到机遇转变的“高难动作”,就要不断学习、跟上时代,因此,他最在意“学习型村干部”这个时髦的称谓。 “北徐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带领的一个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课题组对北徐村“一棵小麦做文章”的产业模式深感兴趣。一位满头银发的经济学家深入北徐村调研半个月,越研究越兴奋:一棵小麦上的产业故事不得了啊!庄稼地里种出了小麦,小麦做成面粉,面粉做成挂面,麸皮做成饲料,饲料饲养生猪,生猪进行屠宰加工,猪粪变成沼气,沼气进行发电,沼渣沼液种植有机蔬菜,多么完美的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条!这种绿色的、环保的、经济的发展模式体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动探索,展示着现代农业希望的曙光!透过厚厚的近视镜片,经济学家仔细地打量着眼前高大的中原汉子,问徐德全:“你上的哪所大学?”在经济学家看来,眼前的这位领头人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经济专家。“农业大学。”徐德全一本正经地回答。经济学家点点头,露出会心的笑容:“怪不得呢!”不过,徐德全随后说出的一句话,让老先生既惊讶,又好笑:“其实,俺小学上了三年半,书包丢了六七个。”从小学文化到现代农民企业家,徐德全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勤思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