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新:现在我也不知道秘方是啥。
记者:现在谁知道?
张安新:其实我们现在的配方知道的人太多了,制作调料的人他肯定都知道。制作调料都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好多人。
在张安新的企业里,灌汤包子的配方就贴在墙上。
难道张安新就不担心泄露秘方,对自己不利吗?他的这种反常做法,在行业内非常少见。
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李有堂会长:有的企业来讲,把这个配方当做命根子,只有在少数人手里来进行配。张安新对待秘方,他和其他老板的做法是不一样的。
员工乔向利:你这配方要是让别人掌握了,那在咱对面开一个,人家便宜咱包子一块钱,咱不是就很难受嘛。当时就觉得挺危险的。
张安新:我觉得这不是啥高科技的东西,我能从别人那儿学来,我觉得别人完全也可以从我们这儿学过去。
张安新觉得餐饮的味道不难模仿,与其故作神秘,还不如透明化。
张安新说如果他只靠所谓秘方,可能早就倒闭了。既然张安新不看重秘方,那么他靠的是什么呢?
西安汤包的标准严格,从擀皮到成型,都有讲究,这需要大批专业的包包子人才。暂时还无法用机器去代替,这就限制了包包子的速度。
从2008年开始,随着张安新的专卖店超过30家,张安新越来越感觉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没有大量包包子人才,即使别人知道了配方,他们也是不可能做大的。所以张安新把重点放在了人才培养上,培养了很多这样的包包子人才。
张安新:你干了几年了?
员工:10年了。
张安新:你都10年了。你呢?
员工:5年。
张安新:你看她都5年了,她们一直就是干这个包包子,她都干了10年了。
张安新:机器不行。
记者:它难在哪里?
员工:这个手法跟平常我们家里包的包子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这种馅子也是稀一点的。比如说齐褶子,咋样转皮子都是有技巧的。
张安新规定,所有新加入企业的人,无论是哪个岗位,都得先学习包汤包,让所有人了解一线生产,培养了大量人才,包括管理人才,这是他最看重的。
张安新:直到今天,虽然又进来了很多外企、合资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进来,我就跟他们讲了,我说我们一定要倡导,要让这个企业做成一个大家,要让大家有这种安全感,要有这种感觉,我就有一种归宿感,我觉得这种力量远远超过了技术的力量。
到2014年,张安新的汤包店超过了40家,他还组建中央厨房,统一标准,为各个汤包店集中配送各种材料。张安新的店铺虽然叫汤包店,但同时还销售其它菜品,多样化的经营给张安新一年带来2.5亿元的销售额。
上一篇
招待费风波引发的千万财富
下一篇
鸵鸟被盗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