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征海动迁到填海造地——在暴力强拆攻与守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官员和利益团体的一场饕餮盛宴。在大连打造“下一个浦东”究竟还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文 本刊记者 王磊磊 张驰
坍塌的房屋,裸露的礁石,海参养殖圈里的海水打着旋从毁坏的闸门处不断涌出,池里的海参已经死绝,依稀还能看到白化腐烂的尸体。距1月25日的那场强拆已经整整过去两个月,陈忠法的海参圈仍是一片狼藉,他当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竟会如此收场。
和老陈一样愤懑的,是大连普湾新区将近2000户的养殖户。“两万一亩,接受就签字,不接受就强拆”——政府的回答只给了他们两条路。“老陈那被强拆之后,下一个是谁,谁都不知道,真被强拆了我们还怎么活?”说完这句话,养殖户老赵低下头,一声长叹。
而建立在养殖户痛苦和无奈之上的,是地方政府、官员和利益团体的盛宴:一方面,个别人在征海动迁过程中指鹿为马,大赚一笔;另一方面,政府以违法强拆为手段,填海造地之后再高价出让——已然成为地方政府最赚钱的生意。
征海动迁让养殖户怨声载道
这一切都要从大连普湾新区征海动迁开始说起。
普湾新区位于大连市中部,规划面积1008.5平方公里,从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和金州新区各取一部分而成,西面临海,大连多条主干要道从中经过,从地图上看宛如一个巨大的问号,中空部分为海域和滩涂,海岸线长80公里。2010年5月,普湾新区挂牌成立,在此之前,征海已经悄然开始。
2010年4月,一纸通知从尚未挂牌的普湾新区管委会下发到辖区内海参养殖户的手里,通知要求停止办理海参养殖手续,养殖户不许投苗,政府准备征收海域。3个月后,《大连普湾新区海域征用补偿办法》下发,办法中规定,“补偿包括实物资产补偿和养殖物补偿两部分。海参养殖补偿每亩不高于2万元。”
上一篇
鄂州市“养殖保姆”服务到村